解决卷对卷 (R2R) 柔性电路生产中的铜箔起皱问题
2025年4月17日
1. 皱纹的根本原因
R2R制程中造成铜箔起皱的关键因素:
-
张力不平衡:由于张力梯度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。
-
CTE 不匹配:铜(17 ppm/°C)与 PI(35 ppm/°C)的膨胀差异。
-
滚筒缺陷:错位(>0.01 mm/m)或表面污染。
-
层压缺陷:温度/压力或树脂流动不均匀。
2. 控制策略
(1)张力系统优化
-
闭环张力控制:
伺服电机+称重传感器将张力保持在±0.1 N/mm以内。 -
锥度张力:
复卷过程中张力呈指数衰减(�=�0×(�0/�)�,n=0.8-1.2)。 -
抗皱滚轮:
冠状涂布辊(对于 500 毫米幅宽的卷筒纸,R=1500 毫米)。
(2)热机械管理
-
分区温度控制:
5–8 个区域,温度梯度≤3°C(预热=80°C、主热=180°C、冷却=50°C)。 -
压力均匀性:
硅胶垫(肖氏硬度 A 30–50)或气垫系统,均匀性达 95% 以上。
(3) 材料工程
-
低粗糙度铜:
反向处理的箔(Rz=1–2 μm)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。 -
基材预处理:
Ar/O₂ 等离子体活化(500 W,30 秒)将表面能提高至 50 mN/m。 -
粘合剂优化:
高流动性丙烯酸树脂(粘度
(4)设备维护
-
滚轮校准:
每周进行激光对准(±0.001 毫米)和表面检查(Ra -
驱动系统维护:
直线导轨润滑及齿轮间隙调整(
3.实时监控
-
光学检测:
线扫描相机(5000 fps)+ CNN 算法可检测 0.1 平方毫米的皱纹。 -
激光轮廓术:
测量平整度( -
热成像:
监测温度(±2°C 警报阈值)。
4.工艺参数
流程步骤 | 关键参数 | 目标范围 |
---|---|---|
放卷张力 | 张力精度 | ±0.05 牛/毫米 |
层压温度 | 主区温度 | 180±2℃ |
层压压力 | 单位压力 | 2.5±0.1兆帕 |
锥度系数 | 张力衰减指数(n) | 0.9–1.0 |
滚轮对中 | 轴向偏差 |
5.案例研究
-
案例 1:50μm PI + 12μm 铜箔
-
解决方案:展宽辊+锥度张力(n=0.95)
-
结果:起皱率从 5% 减少到 0.3%,产量提高 20%。
-
-
案例 2:高频LCP基板
-
等离子活化+气垫层压
-
结果:Dk变化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