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层板压合前等离子清洗的必要性
1. 背景与核心问题
在多层PCB制造中,层压工艺在加热/加压下将内芯、预浸料和铜箔粘合在一起。层压前表面的污染物(油、氧化物、灰尘)会导致:
-
界面粘附力弱:导致分层或起泡;
-
信号完整性下降:空隙会增加介电损耗(Df)和信号反射;
-
热机械可靠性降低:CTE 不匹配会集中应力,加速疲劳失效。
2. 等离子清洗的机理
等离子清洗利用电离气体(O₂、N₂、Ar)产生活性物质(电子、离子、自由基),用于:
-
物理清洁:
-
通过离子轰击去除纳米颗粒(
-
蚀刻表面以增加粗糙度(Ra=0.5–2 μm)。
-
-
化学改性:
-
氧化有机物(例如,O₂ 等离子体将油分解为 CO₂/H₂O);
-
引入极性基团(-OH、-COOH),提高表面能(20–30→50–70 mN/m)。
-
-
表面活化:
-
增强树脂润湿性,使预浸料流动性更好。
-
3.必要性分析
(1)增强界面结合
-
数据:剥离强度从0.5kN/m增加到1.2-1.5kN/m(IPC-TM-650 2.4.8);
-
减少故障:分层风险下降80%(SEM横截面分析)。
(2)提高介电性能
-
虚空控制:清洁后空隙面积
-
减少信号损失:插入损耗在10 GHz时减少0.2–0.3 dB/cm。
(3)工艺稳定性
-
均匀性:涵盖复杂结构(盲孔、细走线);
-
生态合规:替代刺激性化学物质(H₂SO₄/H₂O₂),减少VOC/废水。
4. 关键工艺参数
-
气体选择:
-
氧气:有效去除有机物,但可能会过度氧化铜;
-
氩气/氮气混合气:敏感材料的物理蚀刻;
-
氢气:减少微小氧化物。
-
-
功率和时间:
-
射频功率:300–1000 W(取决于腔室);
-
持续时间:30-180 秒(清洁和损坏之间的平衡)。
-
-
真空度:
-
基准压力
-
5. 成本效益和行业验证
-
成本比较:
方法 资本支出 运营支出 效率 等离子清洗 高的 中等的 高的 化学清洗 低的 高的 中等的 超声波 中等的 中等的 低的 -
标准:
-
IPC-6012要求界面强度≥0.8kN/m;
-
汽车(AEC-Q200)和航空航天(NASA-STD-8739)强制要求表面预处理。
-
6.挑战与解决方案
-
挑战1:铜过度氧化:
-
解决方案:Ar/H₂ 混合气(4:1)抑制氧化;
-
-
挑战2:大面板均匀性:
-
解决方案:多电极阵列或传送系统;
-
-
挑战3:静电荷:
-
解决方案:离子发生器可中和电荷,防止灰尘粘附。
-